睡眠障礙第二集:起床

身為失眠及起床障礙患者,這幾十年來的自我戰鬥終於有了重大突破。

第二集應該要聊失眠,但起床有科學根據及商品化產品比較好寫,失眠篇可能會拖稿。

從我有記憶以來就是個賴床鬼,賴掉了時間、賴掉了家人的信任、賴掉了成績、賴掉了人際關係,起床障礙就是這麼可怕的東西。甚至有一陣子週末小孩看到我起床就會大哭叫我回去睡,因為看到我等於馬上出門、但他們還沒玩夠。

今年冬天我克服了這個障礙,在寒冷的天氣裡常常是全家第一個起床,這段心路歷程與有同樣困擾的讀者分享。


人類的睡眠並不是公平的從睡著到醒來都是熟睡,而是一個又一個的波動,一整晚的睡眠通常包含 4-6 個睡眠週期,每個週期約 90 分鐘:

1. 先從 NREM(N1 → N2 → N3) 進入深層睡眠

2. 接著回到較淺層睡眠,再進入 REM 睡眠

3. 週期結束後,可能短暫醒來,然後重新進入下一個週期


在 15 年前,美國有一隻手錶,號稱能夠無痛準時叫你起床。喜歡神奇商品的我當然不會錯過,央求窮學生窮到快被鬼抓走的老公買給我。

使用後我抓到它的機制:起床時間前半小時區間內只要感應到震動就會叫。

無奈這個手錶會震動太耗電,美國很難換手錶電池,很快就被市場淘汰。

附帶一提,美國換手錶電池最便宜的地方是 Walmart 鐘錶部門,但許多分店此部門已經被裁掉了。 Macy’s 鐘錶部也能換,但這個月梅西百貨大規模倒閉。 賣手錶的珠錶店也能換電池、但超貴。現階段換電池最便宜就是自己買套件研究自己換。


有三款喚醒功能 App,都需要先試用、馬上取消會員,免費試用七天後使用限定功能。

1. Sleep Cycle → 免費智能喚醒 + 簡易睡眠追蹤,夠用又穩定。

2. Sleepzy → 功能稍多,但免費版廣告較多。

3. Pillow → 有智慧型效果佳,但免費功能偏少。

非常耗電,以及記憶床墊吸收震動後手機感應不到。

Pillow 可能版本問題,暫時無法感應我的蘋果手錶,大家可以再測試看看。


使用過這些 App 產品後,身體會被訓練成天亮後翻身時,
大腦不自覺地想:鬧鐘要叫了嗎?鬧鐘要叫了嗎?

這是成功的第一步,大腦在最容易起床的時候更清醒了一些。

有了意識的察覺訓練,還需要一點點外力幫助。

常見的方法如下:

  1. 把鬧鐘放遠一點
    需要伸長手臂、張開眼睛找鬧鐘到底藏在哪裡。
  2. 兩個鬧鐘法
    這是我發明的方法:兩個鬧鐘間隔 15 分鐘、再加上貪睡功能混淆大腦。

    第一個鬧鐘響了、無疑會被按掉,但第二個鬧鐘響了時,大腦開始響這是第幾個鬧鐘、會不會是最後一個鬧鐘?不得不張開眼睛看時間,成功地從淺眠變成自主醒來看時間。

兩個鬧鐘法讓我成功地不需要 App、也不需要快遲到的家人一直叫我,就能自主準時起床,希望這個方法對您也有效。


矽谷有名的蘋果公司 CEO,Tim Cook 每天凌晨 4:30 起床,5:00 開始健身房訓練。
Kobe Bryant 凌晨 4:00 開始訓練,甚至有「曼巴時間」之稱。
美國前總統歐巴馬,早上 6:45 開始做有氧運動與重量訓練。

還有好多好多名人,早起運動的朋友也特別有自信,光想到他們我就受到鼓舞。

希望有一天能轉型成自律網紅每天早起運動。


來臉書找我玩

發表迴響

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| Theme: Baskerville 2 by Anders Noren.

Up ↑